常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印发《一线城市管理工作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的通知

阅读次数:
字号:【

各区县(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管理中心,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市城市管理事务中心、常德火车站广场管理处、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灯饰管理处、市园林绿化质量监督站,局属各科室、桃花源分局:

根据常疫控指发〔2021〕169号文件精神,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现将我市城管系统《一线城市管理工作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按照中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工作责任,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一线工作人员在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严格执行《一线城市管理工作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

                    常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1年8月26日

 

 

一线城市管理工作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

一、执法、巡察、考核工作人员

1.每日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须报告单位并及时就医。主动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

2.日常执法巡查和考核管理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在人员密集场所应佩戴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3.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4.定期对办公场所、执法和管理装备、执法车辆以及计算机键盘等进行清洁消毒。

5.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6.减少参加聚餐、聚会等活动。不必要、不前往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场所。

二、环卫作业人员

(一)作业准备

1.员工家中常备口罩、手套、肥皂等劳保用品、酒精等消毒用品和体温计。

2.日常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关注健康码,若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须报告单位并及时就医。无异常后再佩戴好口罩、手套,然后携带作业工具。

3.往返作业区的路上尽可能不将口罩、手套脱下,尽量不用手揉碰眼睛、鼻子。

4.要做好随身携带物品防护。

5.环卫工人休息室、作业工具集中点做好每日消毒,每天消毒不少于两次,应增配酒精或其它消毒用品。

(二)清扫保洁作业人员

1.工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2.错峰进行清扫保洁,人员较密集区域可暂缓清扫保洁,待人员分散后再进行。

3.有义务引导路人正确投放废弃口罩,对于地面上的废弃口罩、手套等垃圾,必须使用作业工具挟起置于专用收集点或单独存放,不得徒手直接捡拾,不得翻捡垃圾桶。

4.短时间休息应选择在通风向阳、相对开阔、不与人员接触的位置。

5.尽量分批次进入垃圾中转站(倾倒点),等待期尽量不与工友结对或扎堆聊天。

6.进入环卫工人休息室、公共厕所时,应先进门再脱下手套和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7.每日保洁工作结束后,及时对抹布、喷壶等清洁工具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8.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9.减少参加聚餐、聚会等活动。减少前往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场所。

10.接触入境人员或货物、交通工具的环卫工人要固定岗位,避免境内、境外作业人员交叉感染。

(三)垃圾收集运输作业人员

1.垃圾收集转运点、垃圾中转站作业人员要规范佩戴口罩、橡胶手套,穿工作服和工作鞋,作业期间不得将口罩、手套脱下。消杀人员应规范佩戴口罩(N95)、护目镜,橡胶手套,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有条件可穿全身防护服和护目镜。

2.转运车辆司机要规范佩戴口罩、橡胶手套,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有条件可佩戴护目镜。

3.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收转运过程中采用密闭化运输。

4.根据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开展居家隔离等区域生活垃圾收运时,应遵照疫情防控应急处置专业标准,指定车辆、按照规定路线和时间至指定地点实施生活垃圾处置,并先消杀再收运,不得混入正常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医护服等装备应按照规定要求实施处置。

5.定时对垃圾收集转运点和垃圾中转站、作业工具、作业车辆进行全面消杀。

(四)垃圾填埋处理作业人员

1.科学、规范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做好自身防护。填埋库区现场指挥人员要规范佩戴口罩,防护眼镜、连体防护服、橡胶手套、耐酸碱胶鞋,其他作业人员须规范佩戴口罩,穿戴工作服、工作鞋。有条件可为渗滤液检测人员配备全套防护服。

2.库区现场作业人员使用的口罩投入专用桶,统一消毒后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

3.定时对库区、作业工具进行全面消杀。

(五)垃圾焚烧(生物质)处理作业人员

1.参与口罩废物接收、卸货处置人员年龄(周岁)应为22-50周岁,身体健康者,带好防护口罩(N95)、防护眼镜、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一次性医用帽、橡胶手套、耐酸碱胶鞋、连体防护服;作业人员在每次处置操作完毕后,应立即进行手部清洗和消毒。

2.焚烧处置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手套、工作鞋,身穿工作服;到焚烧现场巡检时应穿防护服、戴安全帽。

3.相关单位运输司机应戴好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手套、工作鞋,身穿工作服;进场进行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并做好记录。

4.焚烧处置前后应加强口罩废物进行严格监管和记录。废物处置完成后,应立即对搬运工具、搬运通道、投料区域、斗提装置、进料装置等进行全面消杀。

(六)餐厨垃圾收集处理运输作业人员

1.科学、规范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做好自身防护。定时对餐厨垃圾收集车辆、专用收集桶、收集点和处理场进行全面消杀。

2.现场作业人员使用的口罩投入专用桶,统一消毒后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

3.相关单位运输司机应戴好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手套、工作鞋,身穿工作服;进场进行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并做好记录。

(七)公厕管理与粪便处理作业人员

1.公厕管理和粪便处理作业人员要规范佩戴口罩、橡胶手套,穿工作服和工作鞋,进行便池、下水道、出粪口清洁作业时佩戴护目镜,有条件可穿全身防护服。

2.确保公厕内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的可配备75%酒精洗手液。

3.定时对公厕内外、作业工具进行全面消毒及废弃物清理,疫情防控期间每日消杀不得少于2次。

4.粪便收集后要及时对出粪口周边环境、收集车辆外部进行冲洗消杀。

三、园林绿化建设维护和灯饰维护作业人员

1.上岗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工作期间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须报告单位并及时就医。

2.一线工作人员应接种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

3.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4.工作时避开人群高峰时段,错峰进行维护作业。

5.要定期对作业车内外喷洒消杀。

6.工作期间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7.开展维护工作需与市民沟通交流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肢体接触。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8.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9.减少参加聚餐、聚会等活动。减少前往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场所。

归档时间: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