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城管建复〔2025〕9号B类
梅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夜市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回复如下:
一、我市夜市的类型
常德夜市分为三类。一是利用门店打造夜间集聚消费区,称为夜市消费区,如常德河街、欢乐城潮街、常德万达广场、常德步行城等商圈;二是在商圈红线范围内公共区域设置夜间经营摊位,称为夜市经营点,如万达广场前坪、水星楼商业购物广场内、南城天街前坪等9处夜市经营点;三是在城区公共区域明确范围允许摊位摆放,称为临时规范经营点,共15处,这些经营点有14处可夜间营业。
二、关于夜市经济的发展
1.关于夜市规划布局。在三类中,只有夜市消费区适宜制定专业规划,但这与商圈发展、经济水平、消费需求密切有关,目前还没有专业规划,由市场化决定,由商圈主体根据自身发展情况进行商业调整和设置。夜市经营点和临时规范经营点根据消费需求、城市公共空地进行临时设置,不需要专业规划。
2.关于夜市配套设施。夜市消费区和夜市经营点与商圈有关,一般由第三方公司进行日常管理,定期清扫保洁,有照明、排水系统、公共卫生间、停车场、分类垃圾桶,配套设施完善。临时规范经营点设置在居民消费需求旺盛的公共空地,一般由环卫部门、社区、物业管理方进行清扫保洁,共享公共区域路灯、排水系统、地上停车位和周边停车场、公厕和垃圾桶,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个别临时规范经营点引入了第三方公司进行管理,照明、垃圾桶、保洁管理相对更为完善。另外,环卫部门加大了夜市周边的清扫保洁力度,确保周边环境干净整洁。市政公司加大对夜市周边主次干道排水管网和雨水口的清淤和疏通,确保排水管网和雨水口畅通排放。公交公司增加了常德河街至武陵阁的夜间线路,也设置了常德河街至欢乐水世界、桃花源景区的线路。
3.关于夜市经营准入。主要是食品安全准入,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督促门店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摊贩办理食品摊贩证。加强了安全监管,定期对门店和摊位进行抽查。重点对摊贩加强食品安全培训,提升自身食品安全意识,做好个人卫生,严把食材原料关,不采购来源不明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材,保证现做现售。
4.关于夜市文化品牌建设。积极发展夜间文旅消费,培育“夜经济”品牌。常德河街获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瑞欢乐城城市综合体获评全省首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武陵万达广场商业综合体获评首批省级夜经济消费聚集示范区,成为市民和游客夜间文旅消费活动打卡地。并积极打造常德河街非遗示范街区,引进83个非遗项目进驻,鸳鸯走马楼成为我市文旅演艺展示集中区、非遗产品展示区、文创产品展销区。先后举办了“传承非遗 共赏河街”常德非遗月、“河街奇妙夜 德式生活秀”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等活动,深入探索“非遗+旅游”“非遗+美食”等跨界新模式,丰富“夜市”市场,打造旅游旺季夜消费目的地。
5.一些主要做法。(1)深化夜间消费场景提质升级。以“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建设为引领,重点围绕“夜购”“夜食”“夜娱”多维拓展业态,支持沉浸式、体验式消费落地,打造全时段、全链条夜间经济生态;(2)指导培育特色集聚区。鼓励现有省级示范区(如武陵万达广场、和瑞欢乐城等)发挥辐射作用,优化业态组合,提升服务品质,巩固示范效应;(3)培育夜间经济特色品牌矩阵。鼓励重点商圈开展夜间主题促销活动,推动老字号、本土特色品牌入驻夜市,打造差异化、标志性夜间消费名片,扩大城市影响力。(4)疏堵结合设置夜市经营点和临时规范经营点。制定印发了《常德市城区临时规范经营点和夜市经营点暂行管理办法》,明确设置原则、部门职责、管理细则,明确了第一批临时规范经营点和夜市经营点。督促每个点位设置了标牌,建立了工作专班,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联系人,制定了管理制度。围绕广大市民关注的摆摊区域、手续、收费等问题,开展了2期视频宣传,告知广大市民摆摊区域和注意事项。将临时规范经营点和夜市经营点的日常管理纳入城市管理考评,开展了专项检查,督促街道、有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引导临时规范经营点、夜市经营点有序经营。特别针对穿紫河风光带柏园桥段临时规范经营点环境卫生问题,联合市创建办印发《穿紫河风光带柏园桥段临时规范经营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推动柏园桥段临时规范经营点不断规范。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夜市经济发展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我们将围绕职能职责,深入推动夜市发展。
1.创新打造夜间消费场景。持续打造市主城区常德河街、欢乐城潮街、常德步行城、老西门等“夜经济”消费新场景,从“夜游”“夜购”“夜食”“夜娱”“夜秀”等维度丰富夜间经济消费业态,盘活大唐司马城和德国街,新创一批省级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
2.持续为夜市经济注入文化魅力。继续深化提升文旅消费聚集区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开展文旅消费系列活动,不断植入特色美食、民俗体验、情景互动等元素,通过“夜间非遗+”模式丰富夜经济业态,打造全面发展、多点支撑、多方联动的“夜间消费场景”,提升“引客能力”和“留客能力”,推动“夜市经济”持续繁荣。
3.持续推动夜市经营点和临时规范经营点规范化。一是合理设置点位。根据消费需求、管理效果不断调整一批夜市经营点和临时规范经营点,取消消费需求不高、管理不到位的点位。二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告知广大市民摆摊区域和注意事项,并在日常巡逻中引导摊贩到指定地点规范经营。三是加强行业指导。商务、城管、市场监管、住建、公安、交警、消防等部门,共同落实行业管理职责,加强行业指导,加强市容环卫、食品安全、燃气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领域管理。并开展点位巡查,及时解决点位乱堆乱码、车辆乱停、超范围经营、产品质量等问题。四是规范内部管理。督促各点位完善点位管理制度,并按照制度进行执行,进一步规范售卖物品品类、摆摊时间和区域、内部保洁、内部巡察等。
4.持续保障夜市食品安全。严格市场准入,进一步规范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食品摊贩登记证的发放,夯实食品集中经营区“五统一”(统一区域、经营时段、食品小摊贩车尺寸、悬挂食品小摊贩证和健康证明、戴手套口罩)基础,重点监管使用劣质变质原料、肉制品制售中掺杂掺假等食品安全问题,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与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5.持续完善夜市周边公共服务。加强夜市周边绿化、亮化、公厕、停车位、共享单车、道路、地下管网的管理,为夜市周边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确保交通畅通、环境干净整洁。
常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5年5月20日
签 发 人:谢建平 联 系 人:尹 浩
联系单位:常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联系电话:77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