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城市美丽容颜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商家们为了吸引更多顾客的眼球,在广告上无不使出了浑身解数:店面前,墙壁上,公路边,高楼上,甚至公汽、的士车身上都贴满了广告,城市一下穿上了五彩斑斓的“花衣”。很多不规范的户外广告不仅没有起到装点、美化城市的作用,反而成了影响城市美丽的症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常德市市容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户外广告必须达到安全、持久、协调、能识别、整洁等标准。为了优化城市空间资源,提高城市品位和形象,使居民拥有一个整洁美丽的城市环境,从2007年6月1日开始,市城管执法局成立广告中队,对户外广告进行规范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市城区内店招就有5000多块,而其中经过审批的只有2000多块;楼顶广告160块,经过审批的80多块;其他灯箱广告500多块,近200块未审批;落地广告近500块,190块未审批。可见,没有经过审批的各类广告基本占了50%以上,广告中队的任务相当巨大。
据市城管局户外广告科尹科长介绍,他们目前的重点工作是对城区未经审批、经过审批但审批超过期限和有重大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进行整治。广告中队秉着“先易后难,先外后里、先劝导后强制”的原则,对市区内的27条主要大道的户外广告进行规范。对未审批但能符合要求的给业主时间尽快办理审批手续,不符合要求的尤其是那些影响采光、通风、消防、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和毫无保留价值的广告坚决拆除。对店招广告根据“一个建筑一个风格”的规范来整治,严格敦促那些画面破损、灯不亮、字不全、写外语的广告赶紧修缮改正,那些钢架锈蚀严重,在大风到来时有可能成为可怕的 “空中杀手”的广告坚决拆除。市政府拿出近千万资金来规范店招。中队正在向市规划委员会申请审批常德市户外广告设置的规划书。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广告中队的工作已取得一些成绩。从6月9日开始,中队先从207国道郊区开始整治,先后进行了四次大的集中整顿,现在已完全拆除了道上的216块违规广告牌,相当于以前四年拆除量的总和。朗州路等路段的店招、户外广告的大小尺寸已得到较好的控制。
可是,队员们的执法还面临重重的困难。广告中队现仅5人,执法力量薄弱,日常工作就常常捉襟见肘,在遭遇暴力抗法时,连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6月28日,队员们发现在丹阳路车站候车室上设置有广告宣传拱门,经过与设置此广告的广告公司联系,发现其并未经审批。执法人员向广告公司开出了撤除其违法广告的通知单,且扣留一部鼓风机作为证物。就在队员们离开的时候,丹阳路车站30多名保安人员公然暴力抗法,将5名执法人员拉下车,拳打脚踢,还扣留了他们的车,5名队员全部受伤。后来还是在城北、城东、城西城管大队的支援下队员们才得以脱身。
据广告中队朱队长介绍,执法的另一个困难就是广大市民尤其业主对广告的概念还很模糊,对城管的工作也不能给予理解。很多人知道电视上播的是广告,却不知道平时的活动宣传也是广告,门店的招牌也是广告。而很多懂得国家法令法规的广告公司又为了多拉业务,对顾客隐瞒广告的规范要求,甚至有时还会煽动业主和城管执法者之间的矛盾。
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揭示了造成城管执法困难局面的根本原因:在利益的驱使下,业主搭建广告随意性很强,且常怀着侥幸、投机的心理,尤其那些所谓“背后有钢筋”的人公然对抗执法。6月,某酒家因在207国道旁建设指示牌,在广告中队队员1个月内5次上门劝导不听的情况下,城管人员一举将其拆除,他们竟四处告状。
队员们也想通过媒体宣传,加大群众对户外广告规范管理的认识,减少执法的阻力。尹科长说:“户外广告是常德的形象窗口,是宣传常德繁荣经济和深厚文化的载体。我们要把户外广告规范成常德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要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也希望社会能给我们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郭作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