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工作的实践中认识与塑造市民精神
目前,“市民精神”的主题在城市工作的实践与理论中空前地凸现出来。市民精神的理论逻辑如何解读?市民精神的实践活动何以展开?这是我们城市工作要进一步总结和深化的课题。常德通过十年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魅力城市。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在中国史无前例的城市化浪潮中,一夜崛起的新兴城市太需要市民精神的启蒙,太需要市民精神的普及,太需要首先拿来和灌输普适性的抑或基础性的“市民需知”、市民理念。那么,具有普适意义的现代市民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把它概括为四个意识,即:社区意识、公共意识、公民意识、文化意识。
1、社区意识
社区意识在现代市民精神中,指居民对异质人口聚居的城市新社区的认同和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期盼暨参与意识。常德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区人口由30万人增长到60万人。我们在城市的发展与管理实践中,明显地感受到了城市人口游离松散、组织程度式微的困扰和压力。实践中一次次风波和尴尬告诉我们:城市建设与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口,人的管理和人群的凝聚、整合基础在社区;在市民中培育有心皈依、有意参与的社区理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新兴内容。
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一步步提升,几乎总是伴随着市民社区活动的逐步活跃。社区建设事实上成为了城市工作的基层组织支撑和基础工作平台。近些年来,市区政府为社区投资修建办公用房近40处,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划拨办公和社区服务用房100多处,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投资2300万元,建起26个社区服务大楼及信息网络系统;构成了文体交际、家政服务、医疗保险、计划生育、幼儿托护、敬老助残、低保救济、环卫保洁、城建城管、劳动就业、治安联防、社会维稳等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体系。2004年,常德中心城区(武陵区)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县”称号,9个社区被评为省级安全文明小区;社区劳动服务平台建设经验被誉为“常德模式”在全国推广。社区建设的见效明显地增强了社区在居民心目中的份量,诱导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参与。城市创建活动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有人想到、有人看到、有人撑头、有人呼应,全城社区初步达到了环境卫生清洁、市容秩序整齐、绿化亮化达标、社区成员满意的城市创建基础目标,为整个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好的微观机制。
实践给我们另一个更有价值的启示是:在现代城市,以城市整体为对象的大社区意识,在市民理念中更容易形成,更有感召力,也更具有城市工作的功利价值。常德在1997年城市全面创建工作伊始,便以初生牛犊之勇一揽子亮出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个城市”一起创的集群目标。事情的发展让人始料不及,当时已经历时5年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正陷入“经常性工作突击抓,突击性工作经常抓”的浮躁及“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疲沓之中。“四个城市”大目标的提出,虽乍然间引得人们难以置信,但很快被“四个城市”幻觉的亮丽图景和无限暇想所吸引、憧憬甚而诱惑。园林——卫生——文明——旅游……彼岸常德将是怎样的好看和舒适啊!崇高的目标激活了人的理想,唤起了人的激情。我们适时提出了“人人都是常德形象,个个都是常德主人”的市民创建主题口号,愈发赋予了人们对城市共同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以一种内生的力量促使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广大市民真正成为了城市的主体,从而也成为了城市工作的参与者、监督者,市民满意与否真正成为了城市工作的最高标准。“常德”二字在市民的心中越来越被看重,我们共同的家园在市民心中空前地被认同。我们借势发力,全面启动城市创建,自1998年始,大规模地持续组织了禁炮、禁鸣、取缔三轮、取缔路市、关闭烧窑和垃圾袋装化等整治脏乱差的八大战役,彻底改变了力量对比,跨越了城市创建的第一台阶。到2002年,我们终于先后摘取下“四个城市”的桂冠。之后,我们又顺势而为,提出了新的“四个城市”创建目标,即“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城市新目标的亮出,刚刚体验成功的常德市民再没有一乍一惊,而是又平添了几分对美好家园的自豪和信心。政府与市民互动,政府与市民共创,在市民精神的折射中顿显常德个性。心诚则灵。新的创建活动启动不久,在中央电视台组织的评选活动中,常德又荣膺“中国魅力城市”称号。到现在,常德,在市民的交住中,成为了向客人炫耀的不可多得的一份谈资;在市民的心目中,成为了一种坚实而美好的精神依恋——这就是常德市民精神中的大社区意识抑或家园意识。
2、公共意识
公共意识是指以公共场所为空间特征的城市公共生活中,所产生的观念和规则意识。
城市公共生活以公共场所为空间,既属于每个人,又不属于每个人;既属于社会,又不属于社会。不同信仰、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们偶然遇聚,其联系是偶然的、无感情色彩的,同时其互动又是大量的、庞杂的,摩擦和冲撞的几率大大提高。公共生活不同于共同生活的最大特征是人们相互间是“匿名”的。对于“非匿名”的社会生活,我们有集体道德和个人道德进行约束。但是,对于刚刚大踏步进入现代城市公共生活领域的我们,尚未成功地建筑起能使新市民普遍认知和接受的公共道德规范。像现在司空见惯的公用电话被无端损坏,千百盆公共鲜花瞬时间被哄抢一空,公共汽车的投币口被杂物填塞,甚而公共生活中的见死不救等等,都是道德严重缺失的反映。我们再深入探究,上述不道德的人,在同学中可能是好学生,在家庭中可能是好父母,在单位里可能是好同志,至少不都是缺德做坏事的。那么他们缺的是什么“德”呢?显然,是“匿名”状态下的“公共道德”。公共道德既是公共意识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意识中亟待强健的一根软肋,更是我们培育市民公共意识的首要抓手。
常德在市民公共道德的建设上可谓殚精竭虑,独具匠心。一是以“德”立名。《大般涅槃经》讲述的“常、乐、我、静”四德代表了佛门的最高智慧和无上功德。其中“常德”是第一德,即恒常不变、不生不灭、随缘化同、常用不绝。还有民谚“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该民谚上句源自上古神话中隐居常德的善德高人——善卷先生的传说,于是常德立意把城市形象赋予中华道德名城的色彩,并有意把常德别称为“德城”,致使以“德”字为词的地名、路名甚至店名、品名纷纷推出。二是以公德理念引导社会。我们先后提出了过一系列的公德理念来影响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取向。如“三个文化”和“三个常德”,即正义勤勉的德政文化、市场经济的信商文化、和谐守德的市民文化和开明常德、信用常德、爱心常德。最具特色的是人们把尚未完全清晰和熟悉的公共道德概念,演绎成若干通俗的语句表述。如:我不认识您,但我尊重您;我不知道您,但我谢谢您;(街道、公园等)不是我的,不是您的,但是我们共同的;(公用电话、公共坐椅等)今天是您的,明天是他的,后天也许是我的;不关我的事,但关我们的事;我没影响您,但我影响了你们;等等。这些新奇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给一片相互间陌生的匿名城市空间,播撒下了温乎乎的人情和新生活的理性。三是以文明活动促养成教育。
3、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体现在市民精神中,是指坚定的民主法治理念和自觉的权利义务意识。公民意识不是市民所特有,但成熟于现代国家的公民社会所孕育的公民意识,更鲜明地体现在现代城市文明之中。在常德的实践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公民意识在我们的工作词汇中是新鲜的甚至是奥秘的,然而在工作实践中却展现出一幅互动最为热烈、成果最为显性的情形。
关于民主——民主意识的觉醒是我国新时期思想观念变化中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民主诉求又在城市表现得更为普遍和张扬。民主意识成为现代市民精神的鲜明特征。实践使我们实实在在触摸到了她的存在和力量,也教训我们从“自作多情、自作聪明、自拿主张、自行其是”的“为民作主”情结中体悟过来,一步一步地走向“以民为主”。我们把这些年的作法概括为三:一为动议前民意征询。我们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大决策、重大调整和重大活动,用市民听证会、座谈会、咨询会、新闻发布会以及事前公示、专家论证等方式,实现民主沟通的关口前移。突出之举是大规模地动用电视、网络和电子计算机等传媒和统计工具,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增强了民意征询的覆盖面和互动的实效性。二为行动中市民参与。我们以社区为依托建立群众性创建组织,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设立“青年志愿者”、“义务红领巾”“五老(老干部、老党员等)代表”等群众管理岗位,让“受教育者教育人”,“被管理者管理人”。三为事后群众监督。得力之举是每年由全市市民对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投票评议,如问题长期不能整改,就用组织手段解决。例如,在我们动议拆迁原桥北工贸市场时,这家市场历年已久,颇有影响,涉及约300户商铺;但市场依托沅水大桥的引桥桥孔而建,以桥侧道路为市,影响大桥安全,妨碍街道通达。两难选择之际,我们仍求助于“民主”。我们为此花了整整两个月时间在市民中进行讨论。人民是明理的。大多数人的共识形成了,市场得以拆除。圈内人士称“未动一兵一卒,未响一枪一炮”。我们在近两年小街小巷的改造中,也形成了“公布草案——市民提出调整补充建议——再公布草案——再吸纳市民意见——形成方案”的程序化工作流程。160条小街小巷直接涉及数万市民住户,得到了市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也使城市的管理者和城市民众又一次沐浴了民主精神的畅快洗礼。
关于法治——法治与民主几乎是孪生的,但市民现实精神中的法治观念却相对淡薄;然而,法治原则对于城市的管理和市民精神的成熟不可或缺。在实践中,我们对此予以了持续的引导。执法难,是城市管理中的一个普遍难题。如何破题?首先,我们依据法律法规尝试建立和细化城市管理的规章制度。几年来,先后制定了地方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爱国卫生管理暂行办法》、《除“四害”管理暂行规定》、《城市绿化管理办法》、《旅游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使城市管理有规可循,大体规范。其次,坚持依法行政和文明执法。工作中的教训告诉我们,依法行政才有力量,依法行政才见实效,依法行政才会避免“欲速则不达”,依法行政才能走向积极互动。我们在全市城管执法队伍中开展“城市管理形象年”活动,同时全面规范执法行为,积极倡导徒步执法,不没收摊担货物、不随意罚款。2004年,城区罚款额下降了80%。我们还及时引入了执法监察的机制。由此,扼制了一度出现的简单执法、野蛮执法所导致的损害市民尊严、侵害市民利益的现象,使市民权益得到了尊重和保护。依法执法与遵章守法,开始走向了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良性互动。最后,不放弃严管重罚。如几年来,通过司法、行政手段先后强行拆除了一批违规违法建筑。做到惩治一处、震动一片、处罚一个、教育一批,遵从和敬畏法治权威的状况明显增强。
4、文化意识
市民文化意识指居民对精神生产、精神成果和精神生活,参与和追求的理念与倾向。精致文化的非神圣化和平民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出现的,尤其在现代城市得到了普遍体现。在常德的实践中,我们感到文化意识是现实的市民精神中内生能力最强和最具活力的部分,也表现为精神触摸最为显然的现象。我们甚至一度认为在市民精神的张扬中,文化意识可以自生自发、无需大的作为;然而,持续性的实践仍然表明了,对文化意识的导向与提升总是不可或缺的。常德文化实践中的经典案例是“中国常德诗墙”的修建。诗墙是在城畔沅江防洪堤身上,镌刻千首古今名家、以吟咏常德为主的诗词和数幅壁画,绵延十里,蔚为壮观。诗墙以其独特的文化形象、恢宏的空间气势和稀缺的复合价值,登上世界之巅,荣膺吉尼斯世界之最。如今,以诗墙为中心,构成了十里江水、十里诗文、十里花园、十里长街的宏大城市人文景观,有新潮媒体妄称之为城市人文建设的绝笔之作。常德诗墙巨大成功的效用很快溢出了诗墙本身。灵气的常德人倚仗诗墙的影响和吸附力,于2003年金秋季节,如愿以偿地举办了首届“中国常德诗人节暨诗书画艺术节”。八方名流,云集小城,常德沾尽了文气墨香。就此,常德人不再矜持,更多的常德人跳出固守的喜好,不约而同地云集诗墙之下,放声歌吟,创造自我,称谓“诗墙激情互动演唱会”。演唱会一发而不可收,暑去冬来,天长日久,每晚参与者数百上千,竟引得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评说为中国城市的新文化现象。城市的管理者予以常德市民强烈的文化情结、深刻的理解与积极的引导。中共常德市委、市人民政府把建设文化名城的目标写进了文件,制订了方案。2004年的节庆活动中,常德组织了“春色无边”春节电视晚会、“时光交响”广场舞会、“艺海走笔”春联义书、“都市春光”广场文艺、“春天你好”社区文化大拜年、“辉耀武陵”广场焰火、“名片回首”电影纳凉、“异域风情”非洲艺术节等大众文化活动。平民化的文化活动提升了常德的文化品味和创作实力。常德作家已在湖南文坛暂露头角,领军人物2004年增选为省作协副主席。常德丝弦2004年在中国艺术节获“群星奖”金奖。2004年上半年常德组织30人的文化交流演出团,在马来西亚进行40天的活动,演出近30场,掀起了一股“常德”热浪。由此不难体察,市民文化意识在市民精神的体系中,堪称最为外化、最为鲜明和最为张扬的内容。
常德既是一座历史古城,又是一座快速扩容的新兴城市。现代市民精神的生成和孕育还只是初具雏形,在这一博大丰富的精神领域,我们还需要有近乎无限的克己、付出、智慧与建设。
(作者系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剑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