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城市客运管理的乐章
两年前,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公交发展到“有路就有车”,常德市城区已拥有公共汽车494台,公交线路35条,从业人员2210人;出租车1110辆,从业人员3000人,每天客运达40多万人次。要担负起既优质,又要高效而繁重的运输任务,市城区客运管理处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被推向了市场的前沿。从此,他们为实现规范好市场,让市民能享受到舒适、便捷、安全的交通服务这个目标而自加压力,挑战困难,上下求索,不懈努力!
城市公交是公共客运中的一大块。为了规范好这块市场,2005年起,他们着力对城区出租汽车企业的整合,把原来30多家整合成21家,帮助客运企业建立了行业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严格要求企业管理人员既要对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负责,又要对企业的稳定工作负责;强化了企业的管理责任,解决了“以包代管、以罚代管、收费不管”的问题;对企业的内部管理、从业队伍建设和稳定工作开展自查自纠,收到了明显效果。去年,他们组织专门力量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第一次制定并报请市政府批准,出台了《常德市城市公共客运管理办法》、编制出了《常德市城市公交规划》两部规范性文件,做到了执法有了细则,有效杜绝了执法和管理上的随意性,提升了管理水平。
出租汽车市场的管理,他们着重于对行业行为的规范和行业形象的培养。为此,他们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为突破口,以行业活动为载体,着力推进行业服务水平提高。近年来,他们每年举办一次从业人员培训班,学习政策法规、服务技能、营运知识、服务规范、行业常用英语、职业常识、旅游知识以及每年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创建工作的要求等,年参训达4000多人次。“润物细无声”,通过培训收到了实在效果。从业人员大多数已做到了语言文明、仪表文明、车容文明、经营文明;成为了我市名副其实的义务服务员、宣传员、导游员;树立了我代表常德形象、我就是文明使者的观念。
开展形式多样的行业创建活动,提高行业服务质量,提升行业形象,是近年来市城区客运管理处主抓的一项工作。“星级服务”、“天安之星”、“爱心送考”、“满意车厢”、“爱心晚报,诚信的哥”等系列创建活动,增强了行业的凝聚力,在行业内部形成了一股争先创优的热潮,一个个行业之“星”脱颖而出。的哥夏明涛,拾到14万元巨款,主动交还失主,其事迹被中央、省、市新闻部门报道,市委、市政府号召市民向他学习,并授予他为我市首位“诚信市民”称号。的哥赵建免费将一名张家界受伤小朋友送到长沙,在行业传为佳话,他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以人物专访进行了专题报道,其事迹感动行业,感动社会。当天晚上市城区上百名“的士”司机,不计其数的群众在赵建事迹的感召下,纷纷来到市广播电台为小患者捐款,收到捐款达10000多元。中南大学附属二医院为赵建的事迹所感动,给伤者免去了大部分的医药费。据统计,近两年来,我市城区客运行业涌现好人好事2153件。城市客运行业已成为市民心中的“文明行业”。
打击非法营运是市城区客运管理处的一项最棘手的工作,也是一项规范市场、提升客运服务水平的最关键的工作。执法对象复杂,绝大多数是残疾人员,下岗职工或进城务工人员,要取缔“黑的”、“黑摩”常常不为市民理解,甚至在每年的打击非法经营活动中,有多人被暴力抗法和执法过程中受到伤害、辱骂,尽管这样,他们还是忍辱负重,永不退缩,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对此,他们强化宣传,向社会宣传法规,宣传政策,给这些从事非法经营人员反复做工作。他们采取长效管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措施,常抓不懈。去年,针对城区“两摩”和残疾人“黑车”非法营运、暴力抗法严重的情况,他们组织了10多次大的集中整治行动,并采取出台了一系列的长效管理机制。近年来,他们共查扣非法营运“黑车”170多台次,非法营运“两摩”2100余台次。对38台“黑的”,他们公开听证,公开取缔。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童宗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