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眉毛”分头抓—— 市城管执法局破解城市管理难题记
常德日报 李白 通讯员 涂亚运
以利剑高悬的心态、闻风而动的干劲、敢于负责的担当,抓好城乡垃圾一体化工作。
作为全市农村垃圾一体化处置工作的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局具体负责监管垃圾收转运设施工程进度工作和农村垃圾终端处置工作,成立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
市城管委出台并下发了《中央环保督察组关于农村垃圾一体化处置不到位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刘兴华多次前往汉寿、澧县、临澧、石门等地,实地查看相关乡镇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及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建设情况,加强对239个点进行不定期抽点督察。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常德市农村100多万吨农村垃圾乱填埋,涉及到7个区县,239个点,均已销号完成。农村垃圾治理省级验收100%通过。
把握时间节点,大力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工作。
随着高楼大厦雨后春笋般建成,小车数量的快速增长,黄金商圈的日益增多,市城区停车难题越来越突出。据了解,江北城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基本没有规划停车场和停车位,高山街等黄金商圈停车位不足。
2017年4月,我市召开有关会议,明确先行启动衣巷子智能停车楼、高山街地下停车场、北正街智能停车楼、老西门附近的玉园小区机械式停车场4个项目,新增千余车位,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
为抓好公共停车场建设的协调工作,刘兴华定期协调和调度日常事务,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支持配合。制定了停车场建设工作落实的时间进度表,每周收集工作进展情况,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方案设计、审批、报批等工作基本完成,项目争取2018年完工。
据悉,其中的智能停车楼为立体停车场,市民开车进入后在先进科技支持下可自动找到停车位。
整治突出问题,渣土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2017年底,我市一城四区335台老旧渣土车全部强制退市,采取“退一进一”的原则,渣土运输企业全部更换为新型智能环保车辆。在全省范围内,我市取得率先完成黄标渣土运输车辆全部退市这一重大成绩。
升级改造渣土管理监控系统。在原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的增加、系统的完善操作,改造完成后的系统将在保留原有十项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加平台升级建设(二级、三级平台)、车辆与公司管理、车辆动态管理、渣土运输许可等八项功能。2017年通过渣土监控系统共计锁车650余次,比2016年同期减少了50%。
渣土管理涉及到住建、交通、交警、规划、国土、环保、物价等多个职能部门,以前各部门之间缺乏常态联动机制,渣土管理工作没有形成合力。
针对这种现状,市城管执法局首先借助治超和大气污染防治这两项中心工作,主动联系市区两级治超办和环保部门,加大了打击黑车参运的力度,运输车辆多拉快跑的现象大为减少;其次与住建局质安处信息共享,共同监管市城区工地渣土运输情况;第三与财政局评审中心多次沟通,使评审中心认可正规渣土公司的运输价格和承运合同,有效地保护了渣土公司与车主的合法利益;第四联系国土储备中心对目前市城区范围内的渣土乱倾倒的情况进行了清理,建立了市区两级渣土办与国土部门的工作联动,解决了渣土临时消纳的问题,渣土乱倾倒的情况大为减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