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夏日,林荫道写满温柔诗行
当室外温度逼近40摄氏度时,阳光像泼溅而来的铁水之花,刺目、灼人。城市的街道上蒸腾着久久无法散去的热浪。此时,一袭树荫便显得尤其珍贵。小暑时节,记者走遍常德市城区,寻找那些赐予人阴凉的绿荫隧道,它们在为行人和车辆遮挡阳光的同时,也为城市增添了浪漫与诗意。
我们的寻找从一个有了年岁的小区开始——龙港路199号。它的另一个名字叫烟厂生活一区。走进大门,便能见到一条绿荫隧道闪亮登场。香樟树高大粗壮,茂盛的枝叶交握在空中。这时,舒婷《致橡树》中的诗句立即浮现在脑海里: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浓密的枝叶下,漏出细碎的光斑,像孩子不慎掉落在地上的水晶球。树下,年轻的母亲推着婴儿车缓步走过,年迈的老者提着购物袋不紧不慢地逛着,树荫和微风让他们的脚步不知不觉间慢了下来。
茉莉路的香樟树形成了绿色的穹顶,道旁的停车位难寻空位,对车主来说,这条遮挡了炽烈阳光的绿荫道就是车辆的“天然遮阳伞”。常德大道、柳叶大道、洞庭大道的辅道也向行人派送着清凉,香樟树的枝条尽情地向四周舒展,玉兰树和梧桐树宽大的叶片层层叠叠,即使是正午时分,阳光也只能投下斑驳的碎影。在洞庭大道中段的一处人行道上,休息椅上不见半点阳光,一位中年男子坐在那里忘我地打着电话。
开车从洞庭大道拐入光荣路,强光的刺激便减弱了,人的焦灼感陡然消退。两旁的行道树竭尽全力互相靠拢,车辆仿佛进入了地下隧道,而前方的枝叶交错又提醒我们,这是时光赋予城市的生态之美。这些树木,盘踞路旁,年复一年,以无声的蓬勃对抗酷暑,用沉静的绿意覆盖喧嚣,于不动声色中,为过往的行人与车辆注入清凉。
正午阳光下,体育东路美得有些不真实,好像是一个神秘世界的入口,又像一个自成一体的静谧小天地。梧桐树的枝干遒劲有力,密密的叶子透出一种难言的明媚。绿荫之下的街道似乎被施了魔法,人与车都不自觉地慢了下来。有细细的蝉鸣从浓荫深处传来,有细细的风穿梭在枝叶间,人站在树荫下,就如同站在一个童话故事里,站在一部电影的拍摄现场,下一刻自己就要隆重登场。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些连缀成廊的绿荫通道,是一代代人栽种培育的结果,也是岁月给予市民的温柔抚慰,更是写在夏日城市里的绿色诗行。
体育东路浓淡相宜的绿,是写给夏日常德的情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