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公园城市”诗墙公园一墙诗书画堤岸若金汤
常德诗墙曾被著名诗人余光中誉为“诗国长城”,也是荣登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它矗立在缓缓流淌的沅水旁,绵延十里,气势恢宏,既发挥着防洪的基本功能,又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对于常德市民来说,这里是穿越古今的精神家园,也是观两岸美景,洒落闲散时光的好去处。
一墙诗书画
“常德诗墙十里长,万首诗词天下扬。”这两句诗,是1991年《关于结合整治护城防洪大堤兴建“常德诗墙”的建议》提案的结束词,它为今日的常德诗墙作出了绝妙的注解。当年,诗墙建设者们在沅江边开启了一段伟大的文化集结。
没有正式的办公场所,大家就把沅水大桥北引桥的桥洞用砖围成一圈当房,两扇竹片板拼成大门,合着滚滚车轮碾过的声音,伴着桥下沅水的吟唱,大家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遴选优秀诗篇。
常德诗墙,是常德市民穿越古今的精神家园。张伟华 摄
为了确保常德诗墙建设的高质量,诗墙建设者们请来了霍松林、毕朔望、沈鹏、黄铁山等专家、名人担任诗墙的诗词、书法、美术顾问。高水平阵营为诗墙把好了一道道关口,2000多年的诗歌文化几经筛选,浓缩成为了1500多首千古绝唱,成为沅江岸边最动听的音符,最壮观的画卷。
“三绝诗书画,一墙天地人。”暮秋时节的诗墙公园清风稀雾,深碧一色。漫步于诗墙边,仿佛在欣赏着一幅横贯上下五千年的艺术长卷。优美的诗词书法,精致的中外石刻画,各种流派风格兼收并蓄,珍贵史料与观赏价值同墙争艳,无不令人流连忘返。
“心随诗动、书与意谐,每天来诗墙边散步、陶冶情操已经成了习惯。”家住九重天小区的市民李先生原本在文化部门工作,退休后,诗墙成了他每天必来的打卡地。他感慨,“跨越时空,与不同时代的诗人做近距离的心灵交流,于千古佳句中畅游是一场精神世界的极致享受。”
市民石女士闲暇时会带自己读小学的孩子来诗墙公园,为的就是让孩子学习诗词知识。她认为,“徜徉在诗墙旁,丰富的荆楚文化和湘湖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天然的、独一无二的课堂”。
据资料记载,常德市委、市政府历时十余年修建而成的诗墙全长4公里有余,分《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华夏新声》《五洲撷英》《时代风采》《千古绝唱》八大篇章,选刻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诗词用书法形式表现,由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1213名书法家书写,真、行、草、隶、篆集于一墙,其间刻嵌43幅精美的石壁画。
“诗墙上的诗词,是从15万首诗词中淘洗出来的金子,是史无前例的常德历史文化的大盘点、大挖掘。”市诗墙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向迪介绍道,诗墙几乎囊括了当代全部书法名家的诗词、书法、美术精品,其展现出的各种流派、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兼容并蓄。当代诗、书、画界人士赞誉常德诗墙为“三绝诗书画”“亘古展开的艺术长卷”“中华一绝”。
堤岸若金汤
对常德市民来说,诗墙公园并非只是一处文化休闲景点,当汛期来临、水位上升,诗墙还是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防洪墙,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神。
“头顶长江、腰缠沅澧、脚踏洞庭”位于洞庭湖西部的常德,历史上水患频繁。资料记载,上世纪60年代后期,长江上游植被损坏,致使常德水患频生。
当汛期来临、水位上升,诗墙就是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防洪墙。张伟华 摄
“下南门关闸,河街的人搬水。”今年73岁的高奶奶回忆起常德的水患还是心有余悸,每到汛期常德城里城外到处都是积水,无论从哪座城门进出都要搭船或摸水。但每次涨水,不管是单位的职工、还是农民、个体户全都会自发筹集编织袋、砂砾石等物资支援抗洪抢险,也有不少老百姓自发筹集饼干、盒饭、茶水慰问前方抗洪战士。
“突击队员们跳入水中,手挽手组成人墙来阻挡激流,他们是用命在抗洪救灾,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钦佩呀。”顺着高奶奶手指的方向,诗墙公园内的“常德抗洪纪念碑”高高耸立。碑顶上三块“人” 字形巨石,重叠成“众” 字,似乎象征当年常德人民众志成城迎水患的英雄气概。
历届常德市委、市政府把治水和抗洪排涝作为“以人为本”的最重要工作。市城区防洪大堤西起大西门码头,东至芷园宾馆,是江北防洪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89年至2000年,常德市委、市政府历时10年对市城区2.92公里防洪大堤(为低矮土堤)进行了彻底整治,建成能同时抵御50年一遇洪水和7级地震的混凝土防洪墙。
“常德抗洪纪念碑”高高耸立。张伟华 摄
混凝土结构的防洪墙,成为了修建“中国常德诗墙”的载体,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完美结合让常德诗墙荣获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人居范例奖”。2003年至2005年,常德市城区防洪大堤又得以加高加固,达到百年一遇的设防标准,而仿古风格的诗墙长廊的同步建成,既为诗墙“遮风挡雨”,又为游客观赏游览诗墙提供了更大方便。常德人民在诗墙的的庇护下得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傍晚时分,夕阳在沅江上铺洒了一层暖暖的金色,清新的晚风沁人心脾。忙碌了一天的常德市民喜欢来诗墙公园卸下疲惫。老人们要在北引桥下的露天广场来一段广场舞;沿着诗墙悠闲地散步是情侣们的必选“项目”;孩子们像出笼的鸟儿四处追逐嬉闹;还有三三两两的市民登上城墙细细感受诗墙旖旎的夜景......
满园好风光
诗墙,既是一条读不尽的艺术长廊,也是一道看不厌的风景线。作为常德旅游的一张名片,这道饱蘸文化底蕴的亮丽风景线外抗洪水,内御时光,以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和精美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八方游客。不论是夜幕降临还是晨曦乍吐,诗墙公园总是游人如织。
在老常德人陈大叔的记忆里,诗墙建成前,沅江边的居民过着摇橹过江、打鱼为生的日子,时光缓慢而沉闷。“我是沅江边上的‘原住民’,以前天一黑就不出门了,江边风大路滑,到处漆黑的,没啥意思。”诗墙公园建成后,沅江边清冷的沙洲、荒凉的滩涂被集休闲、娱乐、观赏、文化于一体的长长风光带所取代,陈大叔的生活也开始变得多姿多彩,到公园跳鬼步舞,和老伙计们下几盘棋,是陈大叔这些年最喜欢的夜生活。
2000年,常德市委、市政府在诗墙公园原有的基础上实施了“诗墙、外滩、沅水梯次开发”的方案,搬迁诗墙外滩砂卵石场,拆除原有建筑物,精心地打造诗墙公园。公园内植耐水草皮6万多平方米,各种奇石点缀各处。为了突出便民功能、打造精品亮点,诗墙公园管理处又对游路进行了再硬化,并添置休闲座椅,安装了100余套体育健身器材,让诗墙公园特色别具。
诗墙公园绿树繁茂、绿草青青,让人心旷神怡。张伟华 摄
“谁摘桃柳三两枝,沅水堤岸绿连荫。”诗墙公园内诗书美、环境更美。早春三月,沅江风光带桃花盛开,沉睡了一个冬季的诗墙公园犹如刚睡醒的孩子,欣欣然睁开了眼。放眼望去,大片的粉和白,处处生机盎然。若是错过了花期,公园里常年青翠的棕榈树,婀娜多姿的垂柳,盘根错节的榕树,还有银杏、香樟、石榴等130多种花果树木也能让人应接不暇,心旷神怡。
向迪介绍,今年是诗墙公园打造精细化养管样板、绿化花化再提升之年。为此,他们按照“花化”“景观”的指导思想,启动了诗墙公园花化改造项目,增加草花栽植面积,打造公园花化景观,增加公园的花量、色彩,并集中对诗墙参观接待重点段排云阁入口、微型长城、抗洪纪念碑广场、锁心桥、化石林等处栽植一串红、矮牵牛、孔雀草、角菫、杜鹃等草花、灌木。同时摆放游道花箱,打造草花景观景点十处,花化面积共500平方米,草绿花开,供市民游客踏青、游览。
如今,作为开放式公益性公园和对外旅游接待的主要窗口景点,诗墙公园正以其绿树繁茂、绿草青青,十里诗墙、十里花开的美好景象和深厚文化底蕴,向世界展示着美丽和内涵。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